原创 2017-08-15 普田农科院 普田农科院
【水稻高产栽培技术】结实期
来自普田农科院
为提高结实期碳水化合物的合成能力,除要保持一定的叶面积外,还要保持上部叶片的直立,提高光合效率。因此,从出穗到灌浆期,叶面积指数要保持3.5以上,单株活叶数保持3-4叶,叶色褪淡缓慢,叶片有活力,是根系健壮有活力的证明,这要从长穗期开始加强管理,使水稻成为叶面积指数合理,受光态势良好,根系健壮,才能使结实期长势良好。定型后植株的各节间,以上数第1节间比其下位各节间的全长还长为好,是高产抗倒的形态。枝梗是出穗后叶部制造的碳水化合物向穗部流转的通道,如果枝梗早期老化,籽粒就难以完全充实。造成枝梗早枯的原因,主要是抽穗前30天左右的枝梗分化期氮肥过多,使枝梗细胞组织软化,进入结实期形成早衰,这样即使叶片能制造养分,而运输通道枯死,不能使籽粒充实饱满,所以高产水稻必须使枝梗在成熟前一直保持有生机的绿色,才能流转畅通,增加粒重。
结实期高产长相的诊断
抽穗开花期,株型老健,像竹林子,稻脚清爽,叶短直立,穗相一次枝梗多,排列均匀,下部不密不稀,齐穗后弯头早;抽穗后上部三叶色渐深,维持15~20天后转淡,若褪黄过早是缺氮或根系早衰,叶片开张角度逐渐增大,也是根系早衰的标志。到成熟期的高产长相,穗大粒饱。弯腰不倒,稻脚清爽,秆像藤条,秆青籽黄,粒重粒厚,结实率高,病害很少。
结实率的诊断
水稻齐穗后10~15天,在天气正常条件下,凡米粒尚未达到颖壳中部或超过中部而颖壳有褐斑,米粒弯如牛角的,这些将成为空秕粒。齐穗后20~25天,米粒尚未长到顶部,或虽达到而米粒细长的,均将成为秕粒,从而推算出空秕粒率和结实率。
成熟期的诊断
当每穗谷粒颖壳95%以上变黄或95%以上谷粒小穗轴及副护颖变黄,米粒定型变硬,呈透明状,为成熟的标准,是收获适期。
(由普田农科院整理技术规程仅供参考)